中文用語統一大作戰:從小細節到底層穩定,這週我修了哪些坑
本來計畫把時間放在核心功能的優化,結果一打開產品分析服務的介面,先被一堆不一致的中文用詞刺了一下。看似微小的「上傳」「提交」「新增」差異,對品牌商用戶的專業感和信任度卻是很實在的扣分。想到我們的客群特別在乎質感,我還是把今天的重心從新功能挪開,展開一場用語清掃。
原本只想改幾個明顯錯誤,一搜 repo 才發現同一概念居然有十幾種搭配方式。最後我從使用情境與用戶習慣出發,整理了一份用語表,將「提交資料」「新增商品」一律統一為「上傳產品」。順手檢查之前的 log,也驚覺開發初期為了快,留下了 test.log、debug.log、temp.log 等臨時檔,甚至沒被 .gitignore 排除。這些東西被 commit 進 repo,真的不行。於是我把怪異的日誌檔案全數加入忽略規則,清乾淨殘留檔案,整個專案視覺與結構都清爽許多。
如果說這天的成果看起來不炫炮,那這週整體就是一場「挖坑與填坑」的連續劇: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