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rmdock

Termdock:以終端為核心的開發環境,整合多工作區與多終端、AST深度搜尋與檔案/Prompt管理,提供不干擾終端的Git輔助與智能拖放,減少上下文切換、提升產出;下一步聚焦AI Work Agent + AST Deep Search。

Termdock

在開發 IngreLens 和 cosGlint 的過程裡,我越來越仰賴 Terminal:手上至少十個微服務,日常得在 3–4 個 VS Code 視窗與一堆終端分頁間切換;除了開發還要盯運作 log、跑測試、處理 Git 分支。每切一次上下文就像被抽走一次專注,時間與資源都在流失。於是我做了 Termdock,為的就是解這個痛點,這個時代的 CLI 工具越來越強,卻被綁在 IDE 或散落在滿屏的小黑窗,難以整合與整理。

我不是為了做「另一個 IDE」而開始,是真的被現場工作流逼出痛點。於是我做了 Termdock:一個以終端為核心的開發環境,讓多工作區、多終端、檔案與 Prompt 管理,以及 Git 輔助都在同一個不打擾終端的介面裡,回到少切換、多產出的節奏。

Termdock 是我為解決這個真實的開發現場而生的,選擇「Terminal-first」不是情懷,而是因為終端才是工程師最穩定的工作面。我的目標很直接:把多工作區、多終端、檔案與 Prompt 管理、Git 輔助,全部拉進同一個可視化但不干擾終端的環境裡,讓你少切換、多產出。

那你會問難道完全不手動編輯程式碼嗎?所以 Termdock 依然支援你手動編輯程式碼,就像 vs code 一樣,雖然功能稍微陽春一點,但仍然能夠讓你手動開發,並且也支援直接閱讀 Markdown / PDF .. 等你不需要在安裝任何外掛工具。

如果你也有這些痛點,不如下載玩玩看 https://www.termdock.com/

我做了幾個堅持:

  • 多終端同窗分割(最多 4 視窗 + 畫中畫)。Docker、Redis、log、測試同時跑,監看不離視線。
  • 多工作區管理。一個視窗就能管理多個 repo,任務切換零摩擦;每個專案的狀態獨立保存。
  • 智能拖放到 CLI。從 iTerm/瀏覽器/檔案直接拖或貼,Termdock 會自動辨識指令、環境變數、路徑,長文本自動壓縮,幫你少打字。
  • AST 深度分析與搜尋。基於 Tree-sitter,支援 13+ 語言;一鍵定位符號參照/依賴,減少 60% 的檔案跳轉時間。這比 grep 更接近「理解」。
  • 檔案與 Prompt 管理。內建檔案樹、預覽、全文檢索;從結果一鍵開對應終端與目錄。團隊可以共用 Prompt 與參數版本,讓 code review、腳本、命令執行更一致。
  • Git 做「輔助」。分支/標籤/提交視覺化和常用捷徑都在,但不搶終端的舞台。

我相信好的工具不應該重塑你的習慣,而是加速你原本的節奏。所以 Termdock 的介面可深淺色切換、自由佈局、背景自訂;它尊重你的 CLI,尊重你對上下文的掌握。

接下來的路線圖也很清楚:AI Work Agent + AST Deep Search,讓代理在終端裡真正懂你的專案結構、跨 repo 任務、上下游依賴,能主動幫你把工作拆解、執行與回報。這不是把聊天機器人塞進 IDE,而是把可操作的智慧,接到工程師的手感裡。

如果你也在多專案、多工具、跨環境之間疲於切換,Termdock 會讓你回到「流暢」:用你最熟悉的方式,做更完整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