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O 跟使用者體驗的拔河

昨天猶豫了半天要不要接 Microsoft Clarity,今天早上看了幾段 session 錄影,心裡總算鬆一口氣——問題一目了然:搜尋輸入體驗太糟。輸入法組字的時機一錯,搜尋建議就瘋狂跳,整段流程像在考驗用戶耐心。

第一件事,我把搜尋輸入的 debounce 重寫:組字期間不觸發建議,等用戶完成再一次更新。順手加了清除按鈕,免得大家一直狂按退格。這些瑣碎的小事做完,我自己測起來順很多,心裡稍微安定。

真正麻煩的是 SEO。Next.js 升級到 App Router 之後,目錄結構整個換掉,原本的 Tailwind 設定和 SEO metadata 也得跟著改。我不愛花時間在看不見的細節,但 SEO 偏偏是曝光的基礎。於是我花了兩個小時,重整 Tailwind config,並把 metadataBase 交給 DefaultSEO 管,確保各頁的 meta tag 一致。過程中一直在想:「這些調整真的會影響排名嗎?還是又在自我安慰?」不過 SEO 本來就是細節堆出來的,只好咬牙做完。

下午原本想輕鬆處理介面小事,結果又被自己的強迫症拖著走。本來只是想把「IngreLens」統一成「IngreLens 鷹格鏡」,真正改下去才發現牽涉到一堆頁面:產品特色、行動呼籲、甚至「關於我們」都得重排。乾脆加了進度顯示,讓互動更有感。回頭看,整體確實清楚了,但心裡又浮出那個老問題:「這些小細節,用戶真的會注意嗎?還是只有我在意?」

一天做下來,還是在「SEO vs 使用者體驗」、「介面細節 vs 功能價值」之間拉扯。腦袋有點炸,但說到底,這不就是做產品的樂趣與痛苦並存嗎?